- 鐵壺之家,10年品質保證!
-
- |
- 支付方式
- |
- 客服熱線 :
- 400 - 607 - 9898
平安松壽堂(即松壽堂、西村松壽堂)是京都鐵瓶(也叫關西鐵壺)的典型代表,明治18年(1885年)由初代西村勝在京都寺町創建。平安松壽堂制作的鐵壺采用銅質壺蓋,壺底內側底部有板狀突起的“鳴金”,壺身或者提梁伴有金銀貴金屬鑲嵌的各式圖案或花紋,與京都寺町附近的龍文堂、雨宮金壽堂、云色堂等共同形成了獨特的京都鑲嵌特色。
現在平安松壽堂已傳為4代目,致力于京都鐵瓶的制作和表面鑲嵌工藝的研究。
1.鐵瓶表面使用“漆”和“齒黑”(單寧酸+鐵)等溶液上色(叫京色)。成品鐵瓶外表呈茶褐色。這種風格是京都的工藝,認為鐵銹色和茶色結合所呈現的色彩最為完美,也是京都鐵瓶的價值觀所在。
2.第二個特征是鐵瓶蓋使用青銅,這是因為從中國唐朝傳來的銅合金(青銅)在日本茶道初創時期(1500年代)十分珍重,因為是從唐朝而來,所以稱其為唐銅,即使現代也廣泛用于鐵瓶工藝中。
3.京都鐵瓶的第三個特征就是在鐵瓶的內側底部有幾塊板狀突起,這樣的工藝是為了使壺內的水流更加充分而下的功夫。當時,日本茶道的茶師稱之為“鳴金”。
如果不是專業人士介紹,很少有人會注意到鐵壺的聲音。這也就是京都鐵壺的有趣而特別之處。它時而像風穿越松濤,時而像海浪拍岸,每種不同的音效。都是鑄物師的杰作。
京都鐵壺是傳統鑄造法工藝品的典型代表,其歷史有三四百年之久,如今傳世的有以“龍文堂”、“龜文堂”、“松壽堂”“金壽堂”、“藏六堂”、“云色堂”為代表的52家堂號,有些在壺身上刻上了堂號,但許多鐵壺如今只能靠壺身的花紋和工藝來辨別其出身了。
這些制造京都鐵瓶的老店大多在昭和20年前后因各種原因而停業,現在,京都鐵瓶制作銷售的老店僅存松壽堂、云色堂以及京釜師治良兵衛等幾家而已。
在鐵塊上橫豎刻出布紋般纖密的無數細槽,密度大約為1mm之中7~8道槽,因此光憑肉眼是無法看清楚的。這是京都鑲嵌中最重要的一個工序。如果槽刻得不夠深度的話,那鑲嵌上去的金銀就很容易剝落。
將直徑0.15mm~1mm的金銀細線放入刻槽,排列成圖案。這個過程之中,工匠不打草稿直接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圖案設計。
3、嵌入
用鹿角榔頭錘打金銀使之延伸,呈現金屬光澤,打入刻槽之中。這里,如果用鐵榔頭的話,原本鐵面上的直線細槽較易被被打成曲線,導致金銀脫落。
4、腐蝕、生銹、防銹
將嵌入后的作品氧化。然后在表面涂上氨水放置兩天。
清除刻槽后涂上茶水產生單寧來防止生銹。
5、上色(燒漆)
將作品放在火上,刷漆燒制顏色。這個過程重復3~4次。
6、刮漆
將鑲嵌部分金銀表面的漆刮去。為使表面更加光滑,通常使用刮刀蘸水小心研磨,避免刮出劃痕。
7、最后加工
用刻刀在金銀圖案上刻出輪廓線及其他細線,增加作品的立體感。另外也有在圖案上撒上細沙,使作品更具明暗變化。
8、完成
使用鐵器,預防貧血。人的血液之所以是紅色的,是因為紅血球在肺里接觸到氧,通過血管運往體內細胞的各個角落。紅血球能夠正常的工作,靠的就是鐵元素。如果鐵元素不足,紅血球就無法運作,細胞的活動也會受到限制。貧血等癥狀就會相繼出現。
離子狀態的鐵分子更有利于人體的吸收,因此平時使用鐵器制作料理確實在預防和改善貧血方面有著很好的輔助效果。使用鐵器烹飪食物的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對人體有用的鐵元素,學名稱之為“二階鐵”。日本巖手大學研究表明,二階鐵離子最易于人體吸收,能有效改善貧血癥狀。長時間使用鐵器烹制食物,尤其是蔬菜的烹制,
其鐵元素的攝取量是使用一般鍋子的3倍。不僅避免蔬菜營養的流失,還保留了蔬菜的水分,添加了鐵等身體所需的礦物質。另外,女性相比男性,體內的鐵含量較多。相應的,鐵的流失也更快,及時補充鐵元素是十分必要的。特別是懷孕中的婦女,隨著腹中胎兒的日漸長大,母體和胎兒對鐵元素的需求逐漸增加。及時補充鐵元素對寶寶的頭腦以及身體發育都是必要的。另外,對處于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來說,鐵元素的攝取也是必不可少的。